中医讲究的是平衡,太多与不及都会出现问题怒伤肝,经常发怒会影响肝脏,肝属木,你看那些树就知道了,周围空旷,树就枝繁叶茂,周围很挤,树就发育不良,所以心情舒畅就会使你的肝脏功能旺盛,眼睛明亮,排毒顺畅,关节灵活,相反,肝脏不好,就容易发火或者生闷气喜伤心,经常很兴奋的话会使心脏受不了,就像范进中举,考上了功名,就失心疯了,还有心脏不好的人,最好不要买彩票或者打麻将,赢了钱,大喜易出人命忧伤肺,知道林黛玉是怎么死的吗,就是哭死的,用现代话说是肺结核,你的肺好,你就有魄力,如果没有的话,多吃一点白色食品吧思伤脾,就是不要胡思乱想,整天乱想的话,会影响你的食欲,脾胃乃后天之本,很重要,脾好的话,你的联想力很好,会举一反三恐伤肾,有很多人不敢走夜路,不敢看鬼片,就是肾亏,所以小时候千万别被吓到,长大了肯定会肾亏你的力量来源于你的肾,有没有精神看心,肾,有没有魄力看肺有没有胆量,执行力看肝聪不聪明看肝、肾。有没有联想力,看脾。
一、喜伤心
欢喜太过,则损伤心气。如《儒林外史》中描写范进中举,由于悲喜交集,忽发狂疾的故事,是典型的喜伤心病。
中医认为“心主神明”,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。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,喜可使气血流通、肌肉放松,益于恢复身体疲劳。俗话说“人逢喜事精神爽”,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。但欢喜过度,则损伤心气,如人们常说的“乐极生悲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在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中也有“大喜坠慢”阳损使心气动,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,从而出现失眠、健忘、心悸等,特别是一些心脏不好的人,过度兴奋就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。因此,喜乐应适度,喜则意和气畅,营卫舒调,过度就会伤身。
二、怒伤肝
中医讲,肝气宜条达舒畅,肝柔则血和,肝郁则气逆。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,怒则气上,肝失条达,肝气就会横逆。有些人发怒后,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,中医称其为“肝气横逆,克犯脾土”。
经常发怒的人也易患上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胃溃疡等,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就是因生气吐血而亡。因此,我们要尽量戒怒,这样才有利于健康。
三、思伤脾
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。如思虑过度,精神受到一定影响,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。中医认为“思则气结”,思虑过度,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消化液分泌减少,出现食欲不振、失眠多梦,神经衰弱等,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,与脾有一定的关系。
四、忧伤肺
忧是与肺有密切相连的情志,人在忧伤时,可伤及到肺,出现气短、干咳、咯血、音哑等。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,悲是由于哀伤而产生的一种情态,表现为面色惨淡,神气不足。
忧与悲损都会伤及到肺,所以有“过悲则伤肺,肺伤则气消”的说法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,整日郁郁寡欢、悲悲切切,最终因肺病而死,就是大悲伤肺的最好的证明。
五、恐伤肾
恐是因精神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。惊是突然遇到事情的变故,导致精神上的紧张。如突临危难,突然打雷等,都可发生惊吓。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,出现耳聋、头眩、阳痿,甚至可致人死地,如老百姓常说的“吓死人”、“吓得屁滚尿流”。
肾藏精,主生殖系统,即为生命的发动机,古代医家称肾为“先天之本”。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果、手足无措的人,大都因心气逆乱,心血受损,导致心无所倚、神无所归的缘故。因此,治恐当补肾,治惊应安神。
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,七情六欲,人皆有之,正常的精神活动,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。但异常的精神活动,就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引起人体内阴阳失衡,从而引发疾病。因此,要想拥有一个好身体,就要善于情志调摄。
(整理转载自: https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987622355878330947.html )
蚂蚁森林为我浇水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