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6-02 17:27:37
评论
7,282次浏览
关于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,历史上有很多典故,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典故是鸿门宴,还有一个就是烹太公。烹太公是刘邦的家眷被项羽抓住作为人质,关押了很久,项羽想以此来牵制刘邦。一次项羽想以烹太公来要挟刘邦投降,刘邦说,我们曾是结拜兄弟,我的爹就是你爹,如果你把咱们爹给煮了,就分我一杯肉汤。
最终,项羽虽然没有将太公煮了,但是肯定也不会轻易放掉,一直是刘邦的一个大患,刘邦先后派遣了两个说客去和项羽谈条件,以求解救自己的家眷。用苏东坡的话说:“汉王四年,遣辩士陆贾东说项王,请还太公。项羽弗听,贾还。汉王不怿者累日。左右计无所出。”而最后,一个叫候公的人,主动请缨,愿意去说服项王,很显然刘邦的家眷对于项羽来说就是自己的撒手锏,不会轻易放弃的。然而,候公作为说客却说服了项王放掉了刘邦的家人,这个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遗憾之处也就是在这里,关于侯公如何说服项王的,这一段说辞一定十分精彩,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却没有记载侯公说服项王的具体经过,后来的历史学家则对其进行了很丰富的猜想。
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以小说的形式对这段历史做了很精彩的猜想——《代侯公说项羽辞》,以求给我们来重现当年候公的雄辩之才。
候公这个人当时被人称为仅凭一张嘴就能颠覆一个国家,后来司马迁就用一句话记载了候公——匿弗肯复见。曰:“此天下辩士,所居倾国,故号为平国君。”这其中可以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刘邦回避不肯再见候公,另一种是候公从此藏起来不肯再见刘邦。根据我个人的理解,候公躲起来不肯再见刘邦的可能性较大。
蚂蚁森林为我浇水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