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
每一个时代的孩子,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童年,像现在很多小不点就知道玩手机耍平板,有趣的是偶尔拿到报纸的孩子,居然还用手指头在报纸上划拉——以为能滑动翻页。我们小时候,除了跟其他熊孩子一样追逐打闹,玩尿泥、抓蚂蚱、爬树掏鸟窝之外,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,那就是一起去找老光棍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胶东半岛那时候还是以小渔村为主,当然,还有的连小渔村都算不上,就像东油坊,村子不靠海边又多山地,连打渔都没得打,村民一般是在山上种果树和苞米、花生之类的为生。今天生活普遍相对富足的年轻人可能对那时的生活没有概念,简单的说,当时大多数人们还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——温饱。
温饱问题都不好解决,那么在村里讨个媳妇就是一件难事,然而对于村子里的大人来说,最悲催的莫过于大家都能讨到个媳妇,仅仅就那么两个老光棍,更悲催的是另一个还是个傻子,所以老艮就成了东油坊村唯一具有光棍这个称呼的人,大家都叫他老光棍,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儿,我也是后来听老辈人说,他貌似姓耿。
其实老光棍光的还比较彻底,不仅没有媳妇,也没有什么亲人,好在还收养了个弟弟。奇怪的是老光棍居然是个识字的人——这个猛,在那个年代,全村能写出自己名字的人的都不见得上两位数,这老光棍居然识字,然而,就这么个村里的文化人,居然没个老婆,说穷是很穷,但那时候都穷,主要是老光棍不被村里人待见,比如只要回家跟爹妈说去老光棍家了,准挨打。可能这一切源于老光棍的一个特点,他是村里出了名的色,用现在的流行语说,老光棍在当时就是有文化的流氓。
倒不是没人给老光棍介绍对象,不过老光棍可是有原则的,绝对不是媒人说老光棍的那两条原则:是女的,是活的。就比如这坊间传言克夫的寡妇,长得年轻俊俏老光棍也是不敢娶回家的。其实这刘寡妇,就住老光棍院子后面,四十岁出头,之前嫁了两个男人,都相继死了,一个得怪病,一个冬天河里捞鱼掉冰窟窿里再也没找着。本来这媒人看老光棍他俩邻居,五十多岁的人了,找个寡妇倒也不至于一辈子没老婆,结果老光棍坚决不要,结果被旁边三十来岁的解家庄的小解收了,小解也算是大龄剩男了,小解说他自己命硬,老光棍怂货,什么克夫不克夫的,老光棍害怕他可不怕。结果事也蹊跷,这小解娶了刘寡妇第二年就找了个修路的工作,在铺管道的时候遭遇塌方,就这么给砸死了。那时候人们法律意识淡薄,婆家人没把刘寡妇给活撕了就不错了,更别提什么赔偿款,刘寡妇就这么又成了寡妇跑回了老光棍前面住;这回真没有人再敢给刘寡妇说煤。
老光棍据他自己说一辈子没沾过女人,然而他却是我们村里那一堆熊孩子的性启蒙,我们对老光棍的记忆,就要从这里说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待续……
(文/然仔 )
蚂蚁森林为我浇水吧!